幾天放假沒刻意收發訊息、無去想生意,一方面想與我身邊人享受當下、另一方面想抽身回顧伙伴關係。
這兩日見partners 叮叮登登發電郵發訊息跟進工作,回想起上次有伙伴的時侯是4年前,這段日子裡我一直習慣自己做、自己動腦、自己給指示和方向同事去執行,很久沒試過與一幫人共同steer forward 的感覺。
曾經不相信自己需要伙伴,現在卻明白為何公司要各施其職、信任伙伴。因為我只得兩隻手、廿四小時,以目前及計劃中的公司規模我不可能獨自完成,亦因此我需要一套新的處事模式,將團隊互信化成實質存在的依據,那就是更重視及致力營造伙伴的歸屬感(ownership) 及 放權 (authority),心態是尊重伙伴的自由空間和時間分配;將公司由My company 變成 Our company;由獨當一面變成互相依靠。
終究而言,我覺得一個成功的伙伴制 (Partnership) ,就像商業上的婚姻,開花結果靠大家有多大決心想成功。一個人想成功、不及一幫人想成功。
對於伙伴而言,無論生老病死、高低起伏,即使他們要學精偷懶、感情紏紛、債務纏身,種種原因未能全力以赴,如果伙伴制仍然存在,心態也得接受,因為合伙的初衷,除了衝動、也是基於互相尊重、長短互補的信念,如果這信任不再存在,便要拆夥。半信半疑、合作後還是獨當一面的心態,那未必真正發揮伙伴制的優勢、卻增添了伙伴制的弱點。
當然,知易行難,有多少個伙伴能真正信任? 我不曉得,但我甘願行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