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斷機制在1988年引入,以防股市再次無限急挫。1987年10月19日曾出現「黑色星期一」,當時道指急瀉508點,跌幅超過20%(未有熔斷機制)。
目前美國指數熔斷機制的基準指數為標普500指數,分三階段啟動,對比上日收市跌幅為7%停市15分鐘,13%停市15分鐘,首兩階段如果在美東時間下午3時25分或之後跌至觸發點,不會暫停交易。如跌幅達20%,則當日餘下時間停市。
回顧歷史,1997年10月27日,道瓊工業指數暴跌7.18%,收報7161.15點,這是熔斷機制在1988年引入之後唯一一次被觸發,其後08年金融海嘯卻未有觸發熔斷機制
昨晚(2020年3月9日)「黑色星期一」重臨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在香港時間晚上9時34分左右暴跌208.16點,跌幅7%,觸發熔斷機制,美股一度暫停交易15分鐘。
到底熔斷機制會否帶來股市終結?可以從歷史角度探討。1997年10月27日引發熔斷機制後,1997年10月28日,道指開市再跌187.86點(2.62%),但市場大幅反彈,收漲337.17點(4.71%)至7498點,紐交所及納斯達克交易所成交量亦創下10億股成交紀錄。此外,1997年11月28日道指收報7823點(1個月漲幅達4.3%)
歷史反映,事實與人聯想不同,美股觸發熔斷機制後,反而引來大幅度反彈,並唯持上升趨勢一段時間。至於今次美股能否複製97年的趨勢谷底反彈?我認為有機會亦有危機。無貨不宜現時搏反彈大舉入市,最多只能小注,有貨則可合理唯持資產比例,既保持持倉,又保持足夠現金流作準備。
關於股市未來走勢,近期會專門發文就肺炎疫情及石油價格戰分析股市未來升跌,密切留意。另外提供點額外知識,2010年美股開始實行個股熔斷機制。
個別股票如5分鐘漲跌幅達10%會觸發暫停15分鐘機制,亦有部分股票5分鐘漲跌幅達30%或50%會觸發暫停5分鐘機制,美股參與者記得留意自己買的股票會否有熔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