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筆者曾撰文提及油價如要迎來真正反彈,要滿足美國開始有頁岩油公司破產及沙特亞拉伯正式收手兩大條件(詳情見:石油價格戰未完,油價何時谷底反彈?)。言猶在耳,4月2日終於迎來美國頁岩油廠商Whiting Petroleum Corp.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同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言稱已經介入俄羅斯及沙特阿拉伯兩國的價格戰,並預期兩國會同意減產穩定油價,幅度可能會有1千500萬桶(見特朗普twitter截圖)。4月3日再下一成,俄羅斯一方宣佈同意開會商討減產,而沙特阿拉伯亦同意各國均同意減產的前提下自己亦會減產。
利好消息瞬間充斥市場,上星期五(4月3日)收市前市場一致憧憬很快會因達成減產協議而令油價大幅反彈,WTI(紐約期油)由4月2日最低21.7美元1桶,大幅反彈至29美元1桶,兩日大幅反彈34.3%。
本來OPEC+已計劃星期一(4月6日)展開會議,可惜最新消息卻指出由於俄羅斯及沙特阿拉伯兩國能源大臣因誰該為油價暴跌負責發生爭執,會議可能推遲到周四(4月9日)。至截稿為止,WTI紐約期油回落到26.5美元左右。究竟星期四的會議最終能否達成協議?關鍵已經不再是俄羅斯及沙特阿拉伯,而是剛剛介入的美國。
筆者早前提到,俄羅斯及沙特阿拉伯的爭端只是煙幕,兩國目標都是希望美國頁岩油公司破產而退出市場,從而主導市場地位,果然,當出現第一間頁岩油公司面臨破產保護,兩國發言人隨即釋出善意表明願意減產,但兩國的發言人立場都已經十分明確——只有所有產油國共同減產,自己才會減產。
部分讀者可能不明白以上要求隱含意義,大家不仿觀看各國生產比例再作判斷:
上圖可見,美國才是最大產油國,而不幸的是,星期五特朗普在白宮的發言是「美國暫時無意減產」。特朗普有此言論,是可以理解的。美國石油生產由私人公司主導,特朗普在減產一事並無主導權,只能與國內生產商商討,是否減產,仍然由生產商保有最終決定權。一旦美國不加入減產協議,最終談判很大機會失敗。當然,美國亦不會坐以待斃,一旦減產失敗,油價持續低迷,美國大可以向俄羅斯及沙特阿拉伯原油加徵關稅,一方面補貼國內石油業,另一方面亦鼓勵美國民眾購買國內石油。可是,談判仍在進行當中,會議亦已推遲至4月9日展開,最終結果如何仍是未知之數。
可以肯定的是,肺炎疫情下,石油需求已大幅減少,油價要持續反彈,甚至最低限度要維持現價,減產協議是必不可少的,而油價對各產油國經濟至關重要,特別是俄羅斯及沙特阿拉伯,石油出口乃兩國經濟命脈,一旦遇上契機,兩國是不可能不減產的,現在只待美國動向,一旦美國願意減產,或三大產油國達成合理共識,石油價格仍要有上升空間。WTI紐約期油有望見35美元,當然,一旦談判破裂,亦不必過份擔憂,畢竟已有實例反映WTI紐約期油跌至21美元,美國頁岩油公司已面臨破產,俄羅斯及沙特阿拉伯並沒有必要將油價壓得過低,否則亦會影響本國利益,擔心「摸頂」的投資者,大可靜觀其變,等形勢變得明朗再作決定。
至於如何投資石油,可參考筆者之前撰文:如何加入投資市場?—股票,期貨,ETF
石油相關投資最低門檻(4月6日為止):
油公司
XOM(埃克森美孚) 約$39.2美元1股(~$308港元1股)
OXY(西方石油) 約 $13美元1股(~$102港元1股)
0857(中國石油股份) 約 $6000港元1手
0883(中國海洋石油) 約 $9000港元1手
原油期貨合約
WTI紐約期油合約 約2萬8000美元1張(~22萬港元1張)
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 約3萬3600美元1張(~26萬4千港元1張)
**期貨投資一般只須繳付按金,具體按金按個別券商而訂
原油期貨ETF
USO(美國原油基金) 約$5.9美元1股(~$46.3港元1股)
UCO(原油指數兩倍做多) 約$2.96美元1股 (~$23.2港元1股)
「港經」助讀者了解市場趨勢,實踐小本創富,實現財務自由。如想緊貼市場最新分析,可點此 訂閱「港經」文章,最新文章會自動送到您的電郵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