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分析過去,價值投資未來

        新手加入股市,很容易會迷戀各種圖表,仿佛參透圖表理論、熟讀「K線陰陽燭 」 、計算「黃金交差 」 等等就能在股市戰無不勝。事實卻往往事與願違,嚴守止蝕卻次次觸及止蝕位,設定止賺卻次次不到位,甚至極速倒跌,止賺不成反止蝕。很多時候,這就是圖表派的寫照(讀者可以搜尋jesse livermore的事跡,算是圖表派的經典),偏偏香港大部分財經演員或「大師」都推祟各種技術圖表,觀眾亦看到不亦樂乎,把股票市場簡化成「睇路紙賭錢」,結果就是各種券商佣金代代平安,散戶輸錢無人問津。

        筆者並非全盤否定圖表的作用,但投資者要明白圖表只記錄了市場的歷史(過去),可是,市場最重要的資訊,卻是「現在」及「未來」。綜觀歷史,眾人總是相信「人類總是重覆犯錯」,可是,事實是「歷史總是相似,卻從不相同」。歷史可以助人以史為鑑,但如果總是期望歷史重覆發生,就會變成「守株待兔」。

        以石油為例,油價歷史高位曾經破100美元,如果投資者以歷史作為指標,是否可指望石油有一天會返回100美元?可是,投資者要明白,50年後仍有人用石油嗎?最大產油國沙特為何要發展旅遊業?2035年起,英國就會完全禁止燃油車在路面行駛——未來石油需求減少,是勢在必行的。當然,如果以5年內為考慮,石油仍然是重要戰略物資,因此,當疫情減退,工業復甦,而石油價格戰又安然落幕時,油價回歸50美元以上,相信是沒有難度的。

        至於如何投資石油?可參考筆者之前的撰文:股票,期貨,ETF

1 Shares:
You May Also Like
Read More

在香港做「 金融人 」比較吃香? 年輕人應該首選金融業嗎?

不少香港朋友會對「金融人」的收入產生好奇,到底他們現實生活中是否像電影描寫得這麼高薪厚職?筆者一些畢業後投身成為「 金融人 」的同輩,就業不夠十年就已經坐擁百萬年薪,有的已購入自己的物業、有的在投行年年升職加薪,即使是當年常被我們嘲笑的愚笨同學,現在亦已在香港一家銀行裡任職至每月三至四萬元人工。到底在香港從事「金融」行業是否比較吃香?
Read More

股災降臨,strong hold抑或止蝕?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連夜趕科場。有人睇好又有人睇淡才可以形成市場,金融機構只是售賣服務方便市場上各種投資者進行交易。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是「傻散」,見高買(高追),見低賣(止蝕),最終大戶及券商賺到盤滿缽滿,「傻散」則欲哭無淚。股市中追消息估升跌的散戶是死得最慘的,因為散戶最喜歡就是恐慌,一廂情願去分類消息,國家隊入市、減息、救市就當好消息興奮入貨;打仗、射導彈、貿易戰就當壞消息瘋狂出貨,結果「買買賣賣,手續費都蝕埋」。
Read More

如何加入投資市場?—股票,期貨,ETF

上回提到,投資石油基本上可以選擇油公司股票,原油期貨,或石油ETF。可是,筆者認為選擇投資工具前,應先充分理解相關市場發展。例如俄羅斯對OPEC(油組)態度軟化,原因為何?沙特阿拉伯又為何態度強硬?你知道俄羅斯已經計劃5,6月與油組開會嗎?美國又能否與沙特有效溝通?OPEC+(即油組+俄羅斯)又能否說服沙特停止價格戰?當以上問題讀者都能產生想法並客觀分析時,才值得開始選擇投資工具。